屈光不正性弱视配镜原则是什么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它通常由于眼睛屈光系统的不正常(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导致视力发育不良。

  配戴合适的眼镜是矫正这种弱视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配镜原则,帮助家长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首次配镜需足度矫正

  对于首次配镜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原则上应给予足度镜矫正。这意味着在准确验光的基础上,按照验光结果给出能够最大程度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度数。这样做有助于促进视功能的发育,提高视力。配镜后,患儿需要定期复查视力,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重新散瞳验光一次,以便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二、根据年龄和屈光状态调整度数

  学龄前儿童:如果远视度数在+2.50D以内,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以暂时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获得最后矫正视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这样做可以避免过早配镜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同时也利于儿童眼球的正常发育。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此阶段患儿眼球发育尚未稳定,屈光度数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屈光度数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眼镜度数。对于伴有内斜视的患儿,配镜时应优先考虑矫正眼位,其次才是视力。

  三、特殊情况下的配镜原则

  伴内斜视的弱视:首次配镜时要给予足度镜矫正,并在配镜后定期复查视力。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减低球镜片度数,通常每年减少1D。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或非调节性内斜视,再次验光时应适当减少远视度数,以避免出现调节麻痹。

  伴外斜视的弱视: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暂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配戴能够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眼镜。对于近视性弱视伴有外斜视的患儿,应全部矫正近视度数,甚至适当过矫,以促进调节和辐辏功能的加强。

  四、配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镜片选择:在试镜基础上,选择能够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则选较低屈光底镜片。对于高度远视散光与近视散光,可酌情减量。

  双眼平衡:配镜时要考虑双眼的屈光参差,即两眼屈光度数的差异。一般来说,两眼屈光参差不宜超过2.50-3.00D,以避免双眼像差明显而导致不适。

  定期复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需要定期复查,根据屈光状况、斜视度及矫正视力情况的变化而变换眼镜度数。这有助于及时调整眼镜度数,确保矫正效果。

  总之,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配镜原则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首次配镜的足度矫正、根据年龄和屈光状态的度数调整、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以及配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家长和患者应积极配合专业医师的建议,定期检查和调整眼镜度数,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和视力的提高。

  同时,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共同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jbjc/15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