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当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宝宝的常见病,发热、腹痛、感冒等之类,然而有一些父母却要遭遇到宝宝出现这样的一种病症——小儿麻痹症。现在小儿麻痹症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多见,且小儿麻痹症是病因十分复杂的疾病,特别多的孩子会在发育阶段出现麻痹症的症状,受到麻痹症的侵害,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小儿麻痹症这种疾病。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后期可有瘫痪、肌肉萎缩、骨骼畸形等后遗症。
一、病理生理1、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瘫痪,各型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氯化汞(俗称升汞)和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2、脊髓灰质炎最突出的病理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具嗜神经毒性),病灶有散在和多发不对称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髓(也叫延脑)、小脑及脊髓,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细胞的病变最显著。脊髓以颈段及腰段的前角灰质细胞损害为多,故临床上常见四肢瘫痪。大部分脑神经运动神经都可受损,以网状结构、前庭核及小脑核的病变为多见,大脑皮质很少出现病变,运动区即使有病变也大多轻微。偶见交感神经节及周围神经病变,软脑膜上可见散在炎性病灶,蛛网膜少有波及。脑脊液出现改变。无瘫痪型的神经系统病变大多轻微。
二、临床特征性表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患者往往以瘫痪、畸形为主要表现,以下肢功能障碍为多,表现为软瘫或迟缓性瘫,为不对称性,伴有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关节畸形。由于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瘫痪、关节畸形,肢体力线变异和短缩而影响步态和功能,表现为步行能力下降、步态异常,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并发胸廓畸形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而患者智力、感觉功能、大小便功能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