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术前要做哪些检查

CMER,SeeBetter!

前言

孩子眼睛斜视怎么办?

手术有用吗?需要等孩子大了才做吗?

孩子眼睛发生斜视,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通过儿童斜视手术,减弱或加强眼外肌的力量,将偏斜眼调整为正位眼,从而达到矫正斜视、改善外观、促进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目的。

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情况,应立即送医,是否能做手术、什么时候该做手术,医生自有诊断和判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再等孩子大了再来做手术,成年以后再做手术,一般来说只能从外观上得到改善,实际上对视力没有矫正作用。

术前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斜视手术的术前详细检查对手术眼别及肌肉的确定,手术量的设计及术后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术前应首先进行血压、心电图、胸透及出凝血时间的测定,对准备全麻的儿童还应请有关科室会诊,眼部应重点检查患者的视力、屈光、斜视角、眼球运动及双眼单视功能等,尤其要反复测量患者的远近斜视角。

01

询问病史

①发病年龄:1岁之前发病多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及非调节性斜视,其视觉功能多未充分发育,若病程较长则双眼视觉形成的可能极少,手术做得晚,术后效果可能不那么理想。若孩子在3岁以后发病,双眼视觉及融合力已经建立,这时做手术,其效果一般要比恒定性斜视为佳。

②斜视性质与类型:斜视有间歇性与恒定性之分,间歇性斜视双眼单视功能多未完全丧失,手术效果较恒定性斜视好。此外,斜视还分共同性与非共同性、原发性与继发性、调节性与非调节性,根据不同的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举个栗子:调节性内斜视通过戴镜即可完全恢复眼位,无需手术治疗;而非调节性内斜视则要通过手术才能矫正等。

02

视力与视功能检查

视功能检查是手术前的基础检查,它判断术后是否能达到功能性治愈。若眼睛本身有器质性病变,或许术后只能获得美容效果,其手术时间最好选择在12岁以后进行。

一般来说,孩子眼视力正常或双眼视力平衡是获取立体视觉的基础,也是取得手术疗效的良好条件。举个栗子:如果术前没有融合或立体视功能,术后应做融合和立体视训练,如若融合或者立体视功能一直没能恢复,斜视术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发可能,而那些弱视未治愈就急于手术的,充其量只能起到美容的效果。

03

屈光检查

对斜视患儿一般均要散瞳充分麻痹睫状肌后进行屈光检查,检查的结果对斜视性质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量的估计以及手术以后过矫与不足的弥补措施等有着重要意义。

04

斜视角的测定

斜视度的测量检查至关重要,必要时需要反复多次检查,这直接关系到手术量的计算。

测量时应分别检查:

①看近时(33厘米)和看远时(>6米)斜视角。如内斜视看近斜视角>看远时斜视角,则为辐辏功能过强引起,手术时原则上应以减弱内直肌力量为主。如果看远时斜视角>看近时斜视角,则可能为外展功能不足,手术时以加强外直肌力量为主。

②分别检查裸眼与戴矫正眼镜时的斜视角,因手术一般只需做戴矫正眼镜时的残余部分。

③对斜视角不稳定的患者应反复测量,对间歇性外斜视,应单眼遮盖1小时后再测量,按其最大的斜视角计算手术量,否则往往可造成矫正的不足。

④应检查两眼分别注视时斜视角及不同注视方向的斜视角,以确定斜视为共同性还是麻痹性:如果水平偏斜同时伴有垂直偏斜,可先就矫正斜视角大的偏斜,待术后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根据眼位情况考虑是否行第二次手术。如患者同时伴有A-V征在行肌肉减弱或加强的同时,还应将肌腱作适当的上移或下移等。斜视角测量的常用方法有Hirschberg氏法、视野弓法、Hess屏法、Lancaster屏法、同视机检查法及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测量法等,手术量计算的依据多以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测量法为准确。

医院

不出远门,看北京名医

北京专家推荐

王昆明

专长:成人及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外斜、麻痹型斜视、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等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王昆明医生擅长:1、成人及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外斜;2、麻痹型斜视;3、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4、疑难杂症手术如眼球后退综合症、固定性斜视矫正。斜视诊断、斜视手术矫正、儿童弱视特殊检查与治疗、上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神经眼科疾病及眼病综合症等。5、脑瘫患者的斜视弱视眼球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白癜风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jbjc/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