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陈林义叶龙玲

又称交替性上隐斜,如同时伴有水平性斜视则称为交替性上斜等。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临床表现

本症的主要特征为,当双眼交替遮盖时,被遮盖眼上斜,并伴有轻度的外旋、外转;去除遮盖后,该眼下转,并内旋、内转而成为注视眼,但另眼又上斜,也就是说被遮盖眼总处于高眼位,这种现象违背了Hering氏双眼运动法则。

本病斜视角常不稳定,难以用三棱镜中和法则测出较精确度数,只能根据测出的大约度数将上斜程度分为1﹢~4﹢级。

多数患儿可同时伴有先天性内斜视,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少数患者可同时伴有头位的异常。根据统计绝大多数为双眼发病,但两侧受累程度可不一致。

如患儿不同时伴有高度屈光不正或大屈光参差,视力一般可正常,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据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DVD可逐渐好转。本病应注意与双上斜肌不全麻痹、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上隐斜等鉴别。

治疗

①保守治疗:因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好转,故对上斜程度轻者可行同视机训练,扩大其融合机能,有屈光不正者,应验光配镜并及时治疗弱视。

②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为了改善眼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a.上直肌后徙加后固定缝线术: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后徙上直肌3毫米~5毫米,同时在原附着点后12毫米~14毫米处作后固定缝线。

b.上直肌后徙术

c.上直肌后徙加下直肌截除术。

表20.21﹢~4﹢级分度法

分级

分度

上直肌后徙量(毫米)

1+

2+

3+

4+

≤5°

6~10°

11~15°

≥16°

不手术

4

6

8

注:如一眼视力不好,或同时伴有Bielschowsky(+)者,在原手术量上各减2毫米。

手术量的大小与手术眼别应根据上斜程度决定,如双眼上斜程度大致相等可行双眼上直肌的等量后徙术;如双眼上斜差异较大,可先做斜视角大的一眼,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有必要再做另一只眼;两眼斜视角有差异,如果同时手术,两眼手术量的大小应有区别,否则将会导致术后一眼的下斜。因DVD的斜视角不稳定,手术时可参考久保田伸枝年报导的1+~4+级来定制大约手术量,见表20.2.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离性垂直偏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为双眼受累,但程度可不一致。多数患儿可同时伴有先天性内斜视,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少数患者可同时伴有头位的异常。有屈光不正者,应验光配镜并及时治疗弱视。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

小儿眼科患者群

來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jbjc/11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