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功能性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笔记(12)功能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具有呼吸系统症状但无器质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儿童常见的有习惯性咳嗽、声带功能障碍、叹息样呼吸困难等。习惯性咳嗽习惯性咳嗽又称心因性咳嗽,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典型习惯性咳嗽呈犬吠样、雁鸣样或表现为清嗓子,一般为干咳,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止咳药等)无效。习惯性咳嗽可作为一些精神疾病的表现,包括转换障碍、混合性焦虑与抑郁障碍等。另外,习惯性咳嗽还可与器质性疾病共存,特别是哮喘和声带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区别是咳嗽频率因重体力活动或者愉悦的社交活动而明显减少,而后者往往增加。根据咳嗽的特征,如干咳,特别是有人在场时咳嗽加重,夜间不咳嗽,不影响体力活动,发生咳嗽前有诱因,体检和辅助检查均无阳性发现,除外抽动障碍及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可诊断。目前关于习惯性咳嗽的治疗主要是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疏导、暗示疗法、行为疗法(放松技巧、演讲练习、呼吸练习)、自我催眠及生物反馈疗法,对于同时患精神疾病的儿童需精神病学的意见和治疗。叹息样呼吸困难叹息样呼吸困难呈发作性,包括一系列深叹息样呼吸,甚至动员膈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但呼吸频率不改变,常伴随胸闷、胸部紧缩感、压迫感、嗳气、心悸、胸痛等,多数患者在发作间歇经常出现叹气和打呵欠,严重时经过一段时间深的叹息样呼吸,患者可表现极度病态和焦虑,甚至握住喉咙和胸部,在窗边以改善窒息感。此外,在持续发作中也有发生强直痉挛的报道。与器质性疾病不同,叹息样呼吸困难通常出现在休息时,当新的应激事件出现时症状重复出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大多无阳性发现。叹息样呼吸困难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疲劳引起神经、肌肉紧张性增高,继而造成低氧血症,并引起不自主的呼吸限制,随之发生呼吸中枢疲劳,并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叹息样呼吸困难的诊断依赖于全面的病史采集,具有应激事件诱因,详细的体格检查除外其他一些伴有叹息样呼吸困难的器质性疾病,如哮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左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鼻窦炎等。其中最易与哮喘混淆,主要区别是本病无明显过敏因素,多发生在休息时,缺乏喘鸣音和夜间咳喘症状,肺功能检查无呼吸道阻塞表现,对哮喘治疗药物反应不佳。关于叹息样呼吸困难的治疗主要包括安慰疗法、呼吸训练、抗焦虑药和心理治疗,以及认识和解决不良情绪的应激源。声带功能障碍(VCD)VCD又称声带矛盾运动,VCD表现为吸气时声带前2/3呈矛盾性内收状态,是声带的一种功能性异常,对于吸入多种支气管扩张药、全身类固醇激素无效。患儿常表现为白天间断咳嗽、吸气性喘鸣、窒息感、胸部或喉咙发紧,在分散注意力或者入睡时症状消失。VCD有2种表型,一种为自发的不可预知的在任意时间段均可出现的呼吸困难和吸气性喘鸣,称为症状性VCD;另一种仅发生于运动时,也称为运动诱发VCD。VCD患者的肺功能检查提示50%肺活量的呼在症状间歇期,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纤维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VCD的诊断需要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筛选试验(如影像学和肺功能筛查),并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目前关于VCD的治疗主要包括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演讲疗法、行为疗法、呼吸练习、持续正压通气、氦氧混合气吸入、双向神经阻滞等。功能性疾病经常能模仿器质性疾病的表现,故经常导致误诊,造成过度检查和治疗。相反,将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也会导致治疗延误以及不必要的花费。目前关于儿童功能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预后还缺乏相关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欢迎大家加入儿科QQ群()交流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ystl/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