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上课总是开小差,检查才知道是

从上一年级开始,只要一上课,福州7岁女童小妮(化名)就会两只眼睛东张西望,无法注视黑板。为了这事,小妮没少被老师和家长批评。直到小妮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眼睛存在重度外斜视,父母才知道了女儿从小“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上周一,小妮接受了眼睛外斜矫正手术。昨日是小妮出院的日子,她已经摆脱了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困扰。医院提醒大家,儿童斜视要及时发现并早期矫正,2-3周岁以后就可进行矫正手术。

  从小喜欢往两边看家长误以为是注意力不集中

  小妮安静时“东张西望”的习惯,已经持续五六年了,家人一直都觉得是小妮注意力不集中。小妮的妈妈严女士说,女儿出生后6个月,左边眼睛就有些奇怪,看东西时眼球喜欢往旁边转,当时家里老人说小孩子还小,看东西本就无法集中到一个点上,这是正常现象,严女士就没再注意小妮的眼睛。

  但是,随着年纪增大,小妮看东西喜欢往两边看的习惯越来越明显。严女士说,从3岁上幼儿园开始,小妮就无法把视线集中在老师的方向,经常开小差。这样的问题在上小学后越来越严重。严女士说,上了小学后,科目多了,而且老师上课时间更长,小妮听课时斜着眼睛越加频繁,老师经常批评小妮没认真听课。

  从半年前开始,严女士开始   担心手术麻醉风险,严女士和家人一直拖着。直到上周一,最终决定带小妮到医院接受手术。昨日,术后住院观察一周后,小妮准备出院,她不仅摆脱了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困扰,被遮掉半边的眼球也回到了眼睛中间位置。

  看不清东西不一定是近视马上带孩子去配眼镜是误区

  不少家长认为,儿童出现斜视是长期习惯歪着看东西,或者是经常坐在电视的斜对角线观看等这些后天不良行为导致的。此外,当被孩子告知看不清事物时,家长首先做的是带孩子去配近视眼镜,这其实是个误区。

  医院小儿眼科主治医师程金辉介绍,人每只眼球的运动都是由周围六条肌肉牵引,互相协作、密切配合的结果。如果某条肌肉的收缩力量过强或过弱,无法与它的对抗肌肉相平衡,或者一条肌肉麻痹失去作用,眼球的牵引力相应失去平衡,往往就会出现眼球偏向一侧的现象,从而诱发斜视的症状。

  据悉,斜眼多发病于儿童时期,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先天眼外肌的位置发育异常、遗传倾向等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原因。而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据悉,小儿斜视分为外斜或内斜及特殊类型斜视。

  斜视治疗方式:

  斜视要及时矫正

  1、外斜视儿童应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

  2、双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戴镜治疗证明无效者,也应尽早手术。

  3、如果双眼单视功能丧失,眼斜时间增加(大于50%),有视疲劳症状继发集合功能不足,则需手术治疗。

  4、单眼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视力仍无明显改观,也可接受手术治疗。

  5、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在散瞳验光之后,至少需要佩戴眼镜矫正3至6个月,视其恢复情况再决定是否接受手术;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仍然残存斜视,则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6、若是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则可通过散瞳验光戴镜得到完全矫正,不需手术治疗。

  7、对于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应及早进行弱视治疗,手术应在1至2岁进行。

  8、对于出生6个月后出现的后天性内斜视,最好在2岁之后进行手术。

  9、斜视度很小且经常有变动的间歇性斜视暂缓手术,应先观察患儿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视度逐渐加大,再进行手术不迟。

  10、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

  11、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

关于我们

医院

  医院是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与厦门大医院联合创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医院。

联系我们:

-

官方网址: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ystl/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