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潜规则企业申请200万元被索要百

科研经费潜规则:企业申请200万元被索要百万返点

不给经办人"返点",事情是办不成的。这是山东一家新型建筑材料企业负责人张元(化名)申请科研经费"屡败屡战"得出的经验。他告知《第一财经》,有人曾找到他寻求专利转让,可以借此申请到300万元经费,但条件是这些"科研经费掮客"自己要拿走其中的200多万元。张元的例子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科研经费申领已成为"黑洞",局外人都不知道水有多深。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部部长万钢上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到科研经费"恶性问题"时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估算,我国每一年科研经费流失的金额可能到达数千亿元。科研经费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科技部门成为寻租、腐败的多发地。这些都在呼唤一场科研经费领域改革的到来。100万怎样用张元告知本报,其所在的企业近年来已在研发上投入不下千万元,"我们就差去借高利贷了。"他算了算,自己这几年来已向当地的科技部门申请过10几次科研扶持经费,但均未成功。他曾遇到的申请"返点"并不是个案。1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告知本报,其所在高校曾申请到一个100万元的项目,光介绍费就要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两名合作老师分。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案例,广东省审计厅对2008年至2010年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某市的两个项目承担单位共取得专项资金45万元,其中一个单位却已结束营业近两年,各种缘由耐人寻味。李冰(化名)是广东某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她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高新项目。她告知本报,科研经费种类繁多,首先光级别就分区、市、盛国家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经费额度越大,固然申请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另外,不同的主管部门都可以设置专项科研经费。李冰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地的经信委等机构都有不同门类的扶持资金。为了要申请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经费,一些此前没有专门研发部门的企业会在"李冰们"的指导下临时成立起研发部。李冰告知本报,由于科研经费申请工作量很大,几近每家企业都会设专人负责研发资料的归档和科技项目的申报,他们平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刷各大政府部门比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的官方站,寻觅是否是有和自己相干的项目经费可以申请。李冰泄漏,其客户之一是华南某家知名的油漆生产企业,这家企业每一年都会申请各种名目的十数个科研经费,一年下来最少几百万元。李冰介绍,一般来说大企业在申请中占据较多优势,"他们有实力,而且一般与政府的关系都还不错"。曾有一名LED业内资深人士告知本报,白癜风的症状及医治广东有超过6000家LED企业,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补助,其中多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而有的企业项目做得很差,但是跟政府关系好,会吹牛,就能拿到几千万的政府补助。1万亿用了多少近年来,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yfzl/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