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节
孩子们在家里“嗨翻天”
......
不过
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
那只是一时爽
时间长了
眼睛可就爽不起来了
一个不小心
假期过去就会变成“小眼镜”
原先就有近视的孩子
度数也是蹭蹭往上涨
转眼又开学了!
各位为娃操碎心的家长
赶紧把近视的防治知识涨起来!
本期专家
陈华新
人的眼睛是如何生长发育的?
出生时,人的眼睛尚未发育成熟,出生时眼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屈光度数从远视逐渐趋向于正视(既不远视也不近视的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正视化”。
眼睛的生长发育有两个主要阶段
▌快速发育的婴儿期
▌缓慢增长的青少年期
正常情况下青少年期持续约10年或更长,在这一时间段,眼轴长度仅增加了约1毫米,屈光状态继续向着正视方向发展。
15~16岁时,眼球大小基本如成人:
▌男性为(24.00±0.52)mm左右;
▌女性为(23.33±1.15)mm左右,之后增长甚微。
一般认为,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的度数会朝着近视的方向进展-度。
远视储备和近视有啥关系?
新生儿眼球较小,眼轴长度并未达到成人水平。此时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也称之为“远视储备”。
而后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变长、负荷变重,长此以往导致孩子“远视储备”的过早消耗,最终导致近视等问题出现。
远视储备是“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所以为孩子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明确,远视储备是指生理性远视的度数,而不是视力检查的结果。
如何发现孩子近视的苗头?
近视的常见早期症状:
▌看远模糊
▌看远处时经常眯眼
▌写作业眼睛贴得近
▌频繁眨眼
▌经常皱眉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
▌看东西时斜视
假性近视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由于用眼过度,睫状肌痉挛,过度调节导致的远视力下降,确切地讲是一种“调节性近视”。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医院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即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
通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比较用药前后的屈光度数,可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但是近视是可防、可控的。
我们通过一些综合防控措施能够延缓近视度数的快速进展和眼轴长度的快速增长,降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可能,避免因此带来继发的损害。
如何减缓近视的发展?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措施,对于近视的儿童来说,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具备近视离焦作用的功能镜片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的进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角膜塑形镜(OK镜)
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研究发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眼轴的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应该到专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未成年儿童需要由家长监护配合使用,并定期随访。
低浓度阿托品
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阿托品对延缓近视进展有一定的效果。
使用阿托品可能产生视近模糊、瞳孔大、畏光、过敏等反应,0.01%低浓度阿托品的反应相对轻且少,在儿童近视发展较快的时期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低浓度阿托品。
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
与白天的户外活动相比,夜间户外和室内体育活动并不能明显起到预防儿童近视的效果。因此,户外“阳光”下的运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家长应该主动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目”浴阳光。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二字,时长当然是多多益善。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
▌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
▌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多样化、均衡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戳
完整视频,请戳下方!
《科普大讲堂》
-生活从健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