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双方的近视大于度时,遗传给下

当父母双方的近视大于度时,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很大

我国是近视高发大国,近视的流行形势更加惊人,7~18岁的青少年人群中64.9%为近视患者,而在大学生中,高达78.5%~95.5%患有近视。

此外,最新证据表明,近视的发生具有逐步低龄化的特点,在3~6岁的群体中,约有2.5%的儿童为近视眼。

为什么孩子会近视?

一、父母遗传

如果家长高度近视,那么孩子近视发生率较高。科学家对高度近视的家庭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都存在SC02基因缺陷,且在多个近视眼患者中发现这个基因缺陷。

研究还发现MYP11基因与高度近视也密切相关,其中一个SNP位点上的基因由C突变为T时,患HM(高度近视)的风险比未发生突变的低1.2倍。反之若该位点的基因型为C时,患HM的风险则增加1.2倍。目前已经发现有多个可能与近视相关的基因。

研究表明当父母双方的近视大于度时,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生下来就是近视眼。

经常会有家长问,我爸妈都不近视,我是后来才近视的,这样也会遗传给孩子吗?

会!

虽然你不是天生近视,但是你后来近视了,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的各种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方法,你的遗传背景也会改变。

二、用眼距离过近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引起近视眼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越快。

三、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使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眼。

四、用眼时间过长

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眼。

五、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疲劳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

近视无法治愈,提前预防是关键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让孩子尽量不近视。

1.家长提高护眼意识

不少家长都是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体检才发现孩子视力不好,之前没有意识到,可以定期带孩子去检查眼睛情况。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首先要排查一些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的眼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等。

除了这些先天性的眼病外,还应及早检查度数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可以使用儿童视力表检查视力。一旦发现有异常,尽早干预。

2.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以下的孩子需要绝对避免看电视。2~5岁的孩子每天对着屏幕的时间也不应超过1小时。

很多家长说,孩子太难带,自己又要干活,只能让孩子拿着PAD玩。即便这样,建议也尽量不要让他们过早接触。

如果要看动画片什么的,可以投到电视屏幕上看,以保证足够的距离。实在不行,看PAD时间一次也不要超过20分钟。手机的屏幕太小,建议最好别接触。

3.保证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

比起前面说到的几点,这一点,应该是最简单又有效的预防方式。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或者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如果每周累计的时间能超过15小时,效果会更好。

年,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院的DonaldMutti教授团队在一项研究中跟踪调查了美国加州多名8岁和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

5年后,有1/5的孩子近视了,他们发现,与近视风险密切相关的唯一环境因素是户外活动的时间。

足量的户外活动可以抵消近距用眼带来的近视

图片来源:《OutdoorActivityReducesthePrevalenceofMyopiainChildren》

在户外,紫外线会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阻碍近视的发生。户外活动不是说一定要运动,哪怕只是在户外呆着也可以。

更给力的是,有研究表明,对于已经近视的家长,每周带孩子到户外活动10小时,也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预防近视发生的。

所以,不要宅在家里,多带孩子在外面走走玩玩,没坏处。

4.基因检测,降低孩子患病理性近视的风险

通过发现易感基因突变的多少及重要性,在孩童上学前,通过干预和针对性预防,能够避免高度近视发生。若不干预的话,患者发展成高度近视的概率较大。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做近视基因检测?

  1、家族成员中有人近视度;

  2、近视度数的儿童;

  3、小学即患有近视的青少年;

  4、担心未来近视度数过高的人等。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不是生来就能看到1.0的,他的视力是需要逐渐发育的。

0~3岁是关键期,3~12岁为敏感期,12~18岁是可塑期,18岁以后进入相对稳定期。

孩子年龄越小视力越容易受到损害,等到孩子已经近视了,就来不及了。

预防近视,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做起。

高端专业并重健康挚爱同行

让每一位中国人拥有自己的身体使用说明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yfzl/12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