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医治大角度外

文献速递-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医治大角度外

背景:临床上改正超过50Δ的大角度外斜视时常常需对3条或4条水平直肌进行手术,以避免因外直肌超长量后徙(>7mm)引发的眼球外转受限。但研究表明,超长量外直肌后徙可有效改正大角度外斜视,且术后其实不出现眼球明显外转受限。这个结果仍有待临床上进行验证。

目的:视察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或合并不是主导眼内直肌缩短对大角度外斜视的改正效果。

方法:采取系列病例观察法对年5月至年10医院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或合并不是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的间歇性或恒定性大角度外斜视患者51例的医治效果进行分析,其中29例为间歇性外斜视,22例为恒定性外斜视。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眼前节、眼底、眼球运动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取三棱镜加遮盖法丈量斜视角大小。根据病史、眼球运动、知觉状态和斜视角度数对患者行个体化手术医治,术中结合可调整缝线技术,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不是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比较术眼术前和术后眼位变化、眼球运动情况和双眼知觉功能。

结果: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者33例,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合并不是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者18例。术前患者视远(5m)斜视度为-52Δ~-Δ,平均(-70.57±16.46)Δ;视近(33cm)斜视度为-55Δ~-Δ,平均(-75.65±16.14)Δ。左眼外直肌后徙8~15mm,平均(11.17±1.67)mm,右眼外直肌后徙9~15mm,平均(11.28±1.62)rnm,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3~6mm。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远斜视度为+4Δ~-14Δ,平均(-3.45±4.20)Δ;视近斜视度为+4Δ~-14Δ,平均(-5.49±3.96)Δ,其中41例术后眼球正位,占80.4%,10例欠矫,未发现过矫者。32例患者术后立体视较术前改良,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27例中18例术后取得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无一例患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

结论: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不是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可有效医治大角度外斜视,可减少需要手术的眼外肌数目,术后未发现眼球运动障碍。

杨丽坤(,天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李宁东(医院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34卷05期-页

本文献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分发这些文献或以其它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然或商业目的。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xgzs/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