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也是观察身体的一个窗口。
两眼大小不一,要警惕眼部肿瘤。眼球突出,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表现。眼睛闭合不全,估计是眼肌有问题。如果结膜有充血,可能是感染,如结膜炎。眼白学名叫“巩膜”,巩膜发黄,就是黄疸,有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巩膜有棕黑色的斑,要留神色素瘤。眼睛斜视,可能是眼位不正,一般小孩子居多。如果角膜边缘发白,一般见于高血脂患者。
2、笑容
除了表达情感,某些情况下,笑容还有“健康情报员”的作用。
正常人脸部是对称的,如果脸部一侧肌肉麻痹,笑容就不对称了。如果开窗睡了一晚或者空调吹猛了,起床后一侧的鼻唇沟消失,笑起来脸是歪的,那就是面神经麻痹了,需要及时就医。有动脉硬化或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果一侧脸发木、僵硬,要警惕脑卒中的可能。
3、视力
很多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坐车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小孩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好视力监测,因此家里买个视力表很有必要。另外,如果家里有确诊弱视、近视的小孩,有个视力表,定期查查,能监测视力发展的情况。
不同眼病在视力上会有不同的异常:近视眼,近的看得清,远的看不清;老花眼,看远的清楚,看近处不清楚;白内障,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果看事物的颜色改变、大小改变、深浅度改变,一般是眼底问题。糖尿病视网膜出血,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遮挡、黑影、飞蚊样。
专家强调,人们看东西一般都用双眼,很少只用一只眼。以至于如果一侧眼的视力下降,双眼视力会起到掩盖的作用。有的就诊病人双眼视力为1.0,可一只眼视力已经降到0.2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所以,自检视力特别需要测单眼的视力。可以用小纸板挡住一只眼,再看视力表,这样能及早发现视力下降的问题。
4、色斑
对老年人来说,常会出现以下3种颜色的皮肤改变:一是白色的斑点,圆形,一般5~10毫米大小,是老年性白点病;二是红色的丘疹,呈半球形隆起于皮肤表面,一般3~5毫米大小,为老年性血管瘤。这两种情况主要见于躯干及四肢。在40岁后就可以出现,出现后形状不会增大,但数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三是褐色斑,俗称老年斑,多见于面部及手背等外露部位,也可见于躯干及四肢。老年斑大小不等,可慢慢增大,有的可逐渐高出皮肤,表面不平呈乳头状,黑色或黑褐色,称为“脂溢性角化症”。这3种病变都属于老年性皮肤改变,是良性的,不会发生癌变,因此不必紧张。如果色斑突然长大,外形变得不规则、发生溃疡和出血,或者突然出现瘙痒和刺痛感,都应引起注意,要及时就医。
5、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
正常人体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等,就要当心。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耳前淋巴结肿大常由眼睑、颊、耳颞部发炎引起,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等。
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通过触摸自检。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通过自检,可尽早发现淋巴结的异常。特别是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6、四肢
骨骼和四肢是人体的支撑,对它们的关照不能疏忽。
平常要注意经常看一看,关节有无红肿、结节或形状改变等,四肢肌肉是否对称、有光泽,下肢有无静脉曲张等。经常使用电脑的人,还要注意手腕的活动度、手掌部的肌肉是否有异常,以防“鼠标手”。
此外,借助一些小工具也可以帮助检查肌肉的力量、恢复情况等,比如时下流行的握力球、握力器等。比如脑卒中的病人,一侧神经受损,导致手臂肌肉瘫痪,握力就会明显不如对侧。另外,在脑卒中的康复阶段,用握力球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7、腰围
如今,肥胖已经是公认的健康大敌。可以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BMI在19~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以上算肥胖。
除了常规的测体重,还有一个简便易测的指标对代谢机能非常重要,那就是腰围。一般认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就属于中心性肥胖了。男性表现为“将军肚”,女性则为“苹果腰”。中心性肥胖往往意味着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都被脂肪围困,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家里备一个简单的腰围尺,经常测测自己的腰围,就可以帮我们预知这些健康风险。
来源:新浪健康
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招募中
专线-
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招募中
专线-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