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斜弱视知识,家长一定要看!
孩子看东西的时候喜欢眯眼,千万不要简单认为这是近视,事实上,这极可能是弱视的征象。许多孩子的弱视被轻易认为是近视,常常错过了医治的最好时间。今天小易就为家长们盘点史上最全的斜弱视知识,速度get√起来吧!
1斜弱视的定义
斜视: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点;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弱视: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改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改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医治可引发弱视加重,乃至失明。
2儿童斜视为什么常伴弱视
弱视儿童中最常患的是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斜视与弱视常常“形影不离”。为何儿童斜视常伴随弱视呢?从症状上看,斜视是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二者的关系如马车上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像车轴,串连斜视和弱视的两个车轮。正由于斜视产生后造成双眼视轴不平衡,双眼黄斑发育也不对称,因此引发了复视和混淆视,这样大脑皮层在处理这类不适感觉时,就抑制了由斜视眼传出的视觉信号。
由于长时间使用一眼注视,将不可避免地致使视力下落或发育停顿而构成弱视。
3斜弱视造成的后果
如果斜视不医治,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丧失,引发孩子弱视,重度弱视可以发展到眼睛几近看不到东西,造成没法挽回的后果。
4斜弱视的明显症状
1、怕光。
2、患者自述看不清楚,视物眯眼。
3、看东西距离太近。
4、有只眼睛偶尔或常常向内或向外偏转。
5、每次需要用眼时,例如看电视,头会出现向某一方向偏转、倾斜,或下巴压低、抬高等不良姿式。
6、有重影现象,1物看成两物。
7、浏览经常看错行,或看书写字时会有相反或颠倒的现象。
8、眼手调和能力较差,且易碰撞或跌倒。
9、眼外观异常。例如眼睑下垂、黑眼球有白斑、两眼大小不一、瞳孔大小或形状不一。
10、眼睛的活动不正常。如出现奇怪的跳动,这极可能是一种眼球震颤,容易造成视力不良。
5斜弱视如何发现
1、视力表:孩子3~5岁还未到达0.5;6岁时还未到达0.7。
2、异常行动观察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寻觅苗头,如视察醒目物品能不能及时发现;看电视时是否是凑得很近;看物体的时候,是否是眼球能来回转动或震动;走路是否是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
3、单眼遮盖实验法:遮住一只眼,让孩子单眼注视物体,若孩子撕抓遮盖物,那就表示为遮盖的一只眼,可能视力很差。
6辨别真假斜弱视家长发现孩子常常“对眼”(俗称:斗鸡眼),与旋转式玩具是没有关系的。孩子产生“对眼”的这种情况,特别是尚在摇篮上的幼儿出现“对眼”情况,应当引发家长的高度重视,医院眼科检查,确诊是不是真的患上了眼睛内斜视(对眼)。
在门诊工作中,常常见到一些焦急的家长带着“对眼”的孩子来就诊,检查以后才发现孩子是“假性斜视”。家长疑惑了,只听说过“假性近视”,还真没有听说过“假性斜视”!
其实,“对眼”也有真假性之分,一些婴幼儿由于脸部轮廓还没有发育完全,出现鼻梁扁平(俗称:塌鼻子),双眼之间距离较宽,严重的还有倒睫毛等。具有这些面容特点的婴幼儿,大多伴随“内眦赘皮”的体征,即与正常儿童相比,双眼的内侧靠近鼻根部,各多出一半月形皮皱,致使内侧眼球巩膜(白眼球)暴露较少,使旁人容易产生双眼的角膜(黑眼球)靠得很近的错觉,尤其是孩子向侧面注视时,一只眼的角膜会被“内眦赘皮”遮盖,看起来更像“对眼”。这类“对眼”就是“假性斜视”。
如果是“假性斜视”的孩子,只需用手指将孩子鼻梁旁的皮肤轻轻地对称捏起,使被遮盖的双眼内侧巩膜(白眼球)暴露出来,会发现,孩子的“对眼”立即就消失了。不太严重的“内眦赘皮”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梁骨逐渐发育变高,撑起双眼内侧的过剩皮肤,“假对眼”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孩子“对眼”的真假:在距离孩子双眼1米左右,用光线较柔和的手电筒,水平照向孩子的鼻根部位,如果是“假性斜视”,电筒光投射在双眼上的光点应当都位于角膜瞳孔区的中央。如果一个光点在角膜瞳孔区的中央,另外一个光点向上下、或向左右偏离了瞳孔区的中央,则说明孩子得了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真性斜视”,医院就诊。
7斜弱视的诊治
弱视的医治关键是初期发现、初期医治,越早医治效果越好。3岁前属关键期,6岁前属成型期,9岁前尚属可塑期,12岁时视觉发育接近成熟,弱视医治效果较差。而6岁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也是医治弱视的最佳时机。斜弱视医治事关孩子一生,医治进程缓慢,家长必须有耐心、恒心和信心。
同时,因孩子年龄小,好动,家长应当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护眼习惯。如果需要,家长可以告之老师孩子存在的情况,以避免其他同学嘲笑,不让孩子产生自卑或抗拒的心理,积极乐观配合医生医治。
8弱视配镜的原则
弱视配镜不能一概而论,在配镜前一定要对弱视情况进行辨别,对症下药。在伴外斜视的弱视的情况下,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暂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取得最后改正视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如果屈光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
无斜视的弱视患儿按验光结果,以改正视力最好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在试镜基础上,在取得最好视力的镜片中进行挑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假设是伴内斜视的弱视,首次配镜要给予足度镜改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调理性内斜视在保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减低球镜片,通常1年减少1D;部份调理性内斜视或非调理性内斜视再次验光时应适当减少远视度数,避免出现调理麻痹。
在带有散光弱视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予增减,按实际结果处方。对高度远视散光与近视散光,可酌情减量。应半年至1年验光1次,根据屈光状态、斜视度及改正视力情况的变化而变换眼镜度数。
易视顿在儿童斜弱视医治方面上,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总结经验,展开具有易视顿特点的斜弱视诊疗项目,传统疗法升级,引进多媒体斜弱视医治技术,结合中医特点医治,成功为数万名斜弱视儿童恢复视力。
点击“浏览原文”,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