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使得孩子不能正常的走路。那么引发小儿麻痹症的原因有哪些?小儿麻痹症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医院专家李德辉做出的详细解答。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小儿麻痹症≠肌肉萎缩后遗症★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脊髓的前角和后角有着不同的功能,前角所发出的神经为运动神经,后角所发出的神经为感觉神经。因此当前角的运动神经被损害后就会出现肌肉萎缩影响运动的功能。大部分患此病留有后遗症的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肢体肌肉的发育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小儿麻痹症留下肌肉萎缩后遗症的的原因。
?康复训练的目的?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康复训练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1)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2)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
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4)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
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在发病两年以后留下后遗症,病情不再进展,但也不易好转,患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残疾状态,不会再复发小儿麻痹症。但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有一部分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痊愈”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后病情仍可复发,出现新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被称为小儿麻痹后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这一情况提醒我们,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稳定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医院看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就是对小儿麻痹症的原因及康复训练方法的介绍,希望家长对孩子要从小照顾好,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原原寄语: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老师为了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而奋斗在教育第一线,无论是身患绝症还是事业坎坷,他们都不曾想要放弃,我们尊敬并支持每一名辛勤的园丁,也希望他们能尽快康复,免去病痛折磨。了解“小儿麻痹症”的更多小常识,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