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小鹏一觉醒来,发现家里的门窗桌椅统统变成了双份,不由被吓哭。应声赶来的奶奶更是被眼前一幕吓坏,只见孙子的黑眼珠完全偏到了一边,眼睛里几乎只剩下了眼白。经专家确诊为“斜视”。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斜视了呢?
原来,孩子的父母长期忙着做生意,怕孩子一个人无聊,专门买了最新款的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供孩子玩耍。于是,小鹏从两岁开始就成了“手机一族”,3年来,几乎每天都会对着电子屏幕看动画片,玩游戏,已成习惯。
1玩电子产品是否直接引起斜视?
斜视的发生与使用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并没有直接关系。斜视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是突然发生的,可能是外伤等造成的麻痹性斜视。一般常见的斜视是共同性斜视,与肌肉运动不协调有关,和用眼没有直接关系。
斜视大体分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是肌肉运动不好,眼球不能转,诱因往往是外伤、病毒感染、颅内肿瘤等神经科的疾病。
我们平时常常见到的是共同性斜视,这种斜视是双眼都斜,角度也是对称的,眼球转动没有问题。共同性斜视的分内斜、外斜,例如“对眼”就是内斜,阳光下爱闭一只眼往往是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很难自行恢复,需要手术恢复。
2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
儿童,尤其是婴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中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在看电视时,喜欢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和影像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有时大人看多久他也会看多久,而且常是同一姿势。时间一长,自然就造成斜视了。往往幼儿由于看电视太久,视力疲劳,为使两眼看得更清晰些,不得不使用眼内肌过度调节,或用不正确的头位姿势来缩短角膜两焦线的距离,以此增加视觉清晰度,于是不由自主地出现歪头姿势,其结果也会造成斜视。
3一旦孩子有斜视,医院就医!
斜视越早治疗越好。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眼睛“斜了”,觉得年龄大一点就好了。斜视发病跟年龄没关系。“有一些假性内斜视是因为眼睛内呲赘皮,眼球中间露白少了,提起鼻梁看,眼睛就不斜了,这往往是假性内斜、假性外观,随着年龄增加、鼻梁骨的发育,外观就会有改善。家长所谓的‘年龄增加有好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斜视。”
因此,一旦觉得孩子有斜视“对眼”,医院就医,先判断是真性还是假性,从而进行治疗改善。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