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概念引入国内以来得到逐步推广,相关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日间手术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先进科学理念的指导,中华医学会第27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期间,医院麻醉科主任刁玉刚教授详细解读了大不列颠爱尔兰麻醉学会联合英国日间手术协会(AAGBI/BADS)于年发布的日间手术指南。
日间手术发展现状
▽
日间手术定义
日间手术定义日间手术概念由苏格兰小儿外科医生JamesNicoll最早提出,早在年,《英国医学杂志》曾报道8,例依照日间手术模式完成的手术病例。AAGBI/BADS于年最新发布的日间手术指南中指出,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有计划地在同一天入院和出院并进行手术,在整个过程中,医院过夜。而在我国,日间手术的概念为患者在一日内(24小时)出、入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含门诊手术、特殊患者48小时内延时出院。但随着日间手术的推广,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对准入的要求日趋严格,也将把24小时作为标准。
日间手术发展历程
年,比利时国际日间手术联盟(IAAS)成立,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致力于日间手术管理和技术推广的全球性组织。年,上海、北京、武汉和成都等地开展了日间手术试点。年,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CASA)”。年10月,国家卫健委首批推荐56个适宜日间手术的病种。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标志着,中国日间手术已进入政府推动阶段。因而,从国家、医院和患者角度,日间手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国家角度 日间手术符合医改方向,发挥了减少医保支付、节约医疗资源、减轻社会负担的作用。
医院角度 从医院角度而言,日间手术适应现代医疗模式转变、支付制度改变,医院核心竞争力,且降低药占比、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效益,优势明显。
患者角度 日间手术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手术迟”的有效途径,既减轻家庭陪护负担,又可以加速患者康复,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版日间手术指南背景
▽
近年来,日间手术纳入了越来越多复杂的手术类型,从而使更多患者成为日间手术的适应人群。日间手术原则是现代医疗护理的基础,缩短住院时间和尽早下床活动,医院获得性感染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在发表于CsipNetworks、题为“10HighImpactChangesforServiceImprovementandDelivery”的文章中,提出将日间手术作为择期手术的常规默认选项。在英国,65%以上的择期手术都以日间手术模式进行。
日间手术患者选择
大多数患者都适合日间手术(包括有多种共存疾病的患者),除非有医院过夜对该患者康复有益且非常必要。麻醉科和外科等多学科共同协商确定日间手术患者的评估、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的选择应从社会因素、内科因素和外科因素三方面考量。
社会因素 患者选择的社会因素包括:患者具有理解力和知情同意能力;全麻或镇静下手术患者离院应有具备行为能力的成人陪同;满足日间手术传统标准要求,即术后24小时有人陪护。但新指南中对此项标准提出质疑,此要求是否对于小手术过度严格,而对复杂手术又不满足标准?当然,多种方式的术后护理随访,如虚拟病房、电话随访、过夜陪护等也是成功实施日间手术需要满足的社会因素。
内科因素 内科因素应以麻醉前患者的功能状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年龄或体重指数(BMI)决定其是否适合日间手术;慢性病稳定且控制良好的患者更适于进行日间手术;并存疾病病情不稳定患者的择期手术应推迟至并存疾病得到控制,一旦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应先考虑是否可以进行日间手术;病情不稳定患者如果需要接受急诊或限期手术,应住院手术治疗;肥胖不是日间手术的禁忌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也不是日间手术的绝对禁忌。
GirishP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STOP-Bang问卷等筛查工具,初步诊断为OSA的患者,在其他共存疾病得到优化控制的情况下,如果术后疼痛能够通过非阿片类药物来控制,可以考虑进行日间手术。应鼓励在家使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医院,并就患者是否合适在一天内出院作出个性化决定(AnesthesiaAnalgesia,)。
外科因素 日间手术不应带来需要立即就医的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恶心等症状应当通过口服药物或区域阻滞技术有效控制;术后数小时内患者应能恢复经口进食水;出院前,患者应能下床活动,若不能,应制定合适的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措施。
日间手术管理实施细节
▽
术前评估准备
日间手术的术前评估应个性化。术前宣教应针对日间手术基本流程对患者及其陪护进行教育,详细告知患者计划进行的手术和术后护理相关信息,保证知情同意,辅助患者做出手术决定,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识别手术风险因素,优化患者术前功能状态。
日间手术≠简单手术。《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推荐的日间手术选择总原则为: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小时)、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类型。
为保证日间手术的安全,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筛选出特定低风险的患者进行。随着技术发展,日间手术逐渐被认定为多种手术的默认选择,住院治疗仅限于少数术后无法早日离院的患者。术前评估主要不是为了排除高风险患者,而是为了评估并优化患者,使其能够进行日间手术。总的来说,这些评估选项可以提炼为两大问题:①医院过夜有无益处?②假如患者需要做日间手术,还有哪些是必须准备?
医疗文书记录
日间手术的文书记录要求,患者入院前最好以书面形式提供关于日间手术的一般信息和手术相关的具体信息。术中应详细准确记录治疗和护理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每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电子病历记录应自术前准备开始,到出院及后续随访期间仍连续记录。
管理及人员配置
日间手术中心至少需要配备以下人员:一名临床领导者(可以是有管理经验的麻醉或外科专家,负责协调管理机构、制定科室政策、指南和进行临床管理);一名管理人员(有护理背景,负责日间手术中心正常运作);护士、麻醉科医生和其他辅助工作人员。具体医务人员数量取决于中心的设计类型,所进行的手术种类、工作量,医院的偏好习惯等。
设施及运营模式
日间手术中心结构上最好独立于住院病房和手术室,应有自己的接待处、咨询室、病房、手术室和复苏区,以及办公室等。典型的日间手术单元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7点到下午8点,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手术室和复苏区的设备和人员配备应与住院手术室相同。日间手术室不用于过夜或非日间急诊手术患者,不建议日间手术中心引入过夜或短暂停留床位。日间手术中心设施应确保患者隐私和尊严得到维护,日间手术中心附近最好设置停车场或短暂停留接送区。
入院流程
入院流程如下:行日间手术的患者应在尽可能接近手术的时间点入院(7:00am、10:00am、12:00am和3:00pm,上下午各两个时间点集中入院以提高效率);尽量缩短禁食水时间(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清饮);着便服,可步行至手术室。
日间手术质控及改进
日间手术质控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