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近视眼大国。
年,深圳的国家监测点监测显示,总体近视率为53.67%,与全国持平,即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近视。
虽然近视那么多,但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些关于近视的坑害惨了很多娃,爸妈们不要再踩了。
误区一
近视不能戴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的
其实,一旦得了真性近视,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更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误区二
戴眼镜不好看,眼睛会变成“金鱼眼”
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像金鱼的眼睛一样,不好看!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
其实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而是近视进展后,眼轴不断增长,逐渐变凸导致。
误区三
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度数还会越戴越深
近视度数的加深与戴眼镜是没有关系的,而是由于孩子生理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再加上用眼负担的加重,以及不正确的用眼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
反倒是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一定程度的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误区四
轻度近视不用配眼镜
通常将度以下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以往的观念认为轻度近视不用配镜。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建议及时配镜。
裸眼视力很差。视力低于0.5,看远时经常不清楚,需要“使劲眯着眼睛”才能看;
双眼视力相差大。不戴眼镜矫正则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视;
调节力差。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焦点恰巧落在近视眼的“近点”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调节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调节功能就退化了,最终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误区五
配眼镜镜时欠矫一些好
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使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
不同的人最佳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最清晰视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0。比如说一位近视患者,戴-2.0D能矫正到1.0,戴-2.25D、-2.50D可以矫正到1.2,那么就应该给他配-2.25D的眼镜。
误区六
孩子近视不要紧,长大以后可以做激光手术
近视眼激光手术,是利用nm波长的紫外激光对患者的角膜组织进行切削,而且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对于角膜本身就比较薄的患者,从安全角度来讲就根本无法选择该手术。
误区七
“中医穴位治疗”“仪器治疗”
可以矫正近视
现在所谓的近视治疗市场鱼龙混杂,部分商家没有获得相关资质,有些甚至伪造数据欺骗消费者,要谨慎鉴别。
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视力可以通过正规训练有所提高,但这不代表近视度数减少。不科学的治疗方法甚至会刺激眼轴增长,加深近视。
希望大家以后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正规治疗,比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OK镜等等。
误区八
孩子无论多小,只要近视都戴眼镜
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仍处于生理性远视的状态,如确实有单纯的低度近视和低度远视,是不需要配眼镜,但仍需综合调节幅度考虑。
其它情况,如中高度远视或近视、逆规散光、视力低下、斜视、弱视等,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镜。
最好到专业的眼视光门诊进行散瞳验光和视功能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验配。
来源:抖音
想有双火眼金睛
这些护眼小贴士,平时可以跟着做
01
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
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以上
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
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02
不要“透支眼力”
平时需要间断用眼,劳逸结合,例如读写4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03
让眼睛看得舒服
例如读书写字时,光线要充足,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书;
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相匹配。
04
一定要hold住手!少用电子产品
不学习时想玩玩电子产品,建议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
学习时需要用到的话,建议每30-40分钟就休息远眺一下,放松10分钟。
年龄越小的儿童,更应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
05
时不时给眼睛做个“大保健”
经常做眼保健操,可以防止用眼过度。
06
多吃“明目”的营养食品
不偏食、挑食,少吃甜食及油炸食品,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富含有益身体健康和眼睛发育的营养物质,应保证充足的摄入量。
为提高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红树林》杂志社联合举办“爱护眼睛健康成长”深圳市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主题作品征集活动。
活动主题:
“爱护眼睛健康成长”
作品征集时间:
年5月15日-6月15日
征集对象:
深圳市1-6年级小学生
征集费用:
公益征集,无需任何费用
作品要求:
一、创作主题:
作品自由命题,主题需围绕“爱护眼睛,健康成长”进行创作。
二、作品分类:
1.作文类:围绕主题创作,文体不限,诗歌、童话、故事均可,字数-字(诗歌除外);
2.平面类:围绕主题创作,任意形式均可,包括但不限于绘画、设计、摄影照片等。
3.视频类:围绕主题录制视频,可以是朗诵、眼保健操、舞蹈、歌曲、短剧等形式。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容量不可大于30M;视频格式为AVI或者MP4格式;使用手机或者专用设备录制皆可;视频文件命名必须为作者姓名学校班级+作品名称。
三、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
四、作品内容应健康、积极向上。
五、本次作品征集采用线上征集方式,作文及视频文件请发送至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