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多年的小儿麻痹后遗症,还有救嘛

小儿麻痹为什么会出现后遗症

小儿麻痹症本身并不可怕,发病初期仅仅是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对肢体并没有损伤。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后期容易造成肢体畸形,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尤其对于重度小儿麻痹症患者来说,其造成的肢体残疾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造成小儿麻痹后遗症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项,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具体原因。

1、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比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两边的力量不平衡,内侧有力,外侧无力,就会发生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造成畸形。比如膝关节后面的软组织挛缩,就会造成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

2、不正常的行走等负重活动,加重畸形。比如上述的肌肉不平衡或软组织挛缩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纠正的,但是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不了解这一点,而是在不正常姿势下继续行走或做其它活动,就会使畸形加重,形成小儿麻痹后遗症;相反,如应用夹板把肢体固定在健康人的姿势,就可防止畸形的发生,避免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发生。

3、长期不良姿势的维持是产生肢体畸形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患儿瘫痪后长期盘腿坐位,就会造成髋、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长期胸、腰挺不直的弯曲坐姿就会造成脊椎弯曲畸形等。

4、肢体的废用不活动是造成畸形的又一重要原因。发病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肢体瘫痪,不活动,而肢体的生长发育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肢体瘫痪不活动的结果就造成了患肢的骨骼、肌肉及其它软组织的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出现患肢短小、细瘦、关节松弛,甚至发生脱位。

二十多年一直坐轮椅,还能站起来吗?

患者赵红程:我的小腿戴着康复肢具,在家人协助下学习走路,一旁会诊的国家康复中心专家从旁指导,并和主治医师王江宁一起商定针对我的康复方案。

我从1岁多得了脊髓灰质炎后,双下肢屈曲畸形,不能活动,肌肉完全萎缩,父母带着我跑遍了全医院,却被告知无法治疗,20多年来,一直在轮椅上生活,屈曲的病腿让站立行走成为我的梦想。

去年我从电视上得知,首都医科大医院矫形外科王江宁教授一直在从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尤其是对复杂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双下肢畸形的矫正独有专长,医院,寻求王江宁教授的治疗。

王江宁教授对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查体,并开据了相关的辅助检查,王江宁做出了一个治疗方案。我自己也以极大的勇气,在今年1月10日接受了左侧髋关节松解术,应用外固定支架将髋关节缓慢伸直;2月16日又接受了右髋关节挛缩松解术,应用外固定架技术缓慢将右髋膝关节缓慢伸直。

3月12日再次接受了右膝关节松解术,应用外固定架技术将膝关节缓慢伸直。三次手术后,我饱受常人无法忍受痛苦可以在肢具的辅助下简单的站立行走。

重度儿麻后遗症患者瘫痪25年后下地走路

据王江宁教授和康复中心专家介绍,像赵红程这样的重度儿麻后遗症患者比较少见,一般都是一个腿粗一个腿细,还能一瘸一拐的走路,但赵红程双下肢都萎缩,而且屈曲程度比较严重,“国内开展的该类手术非常少见,文献几无可查资料”。“手术能成功主要是赵红程给予的极大信任和坚强的意志,技术是早就有的。”王江宁说。

腿能伸直了,还能站立了,手术成功让赵红程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在轮椅上完成大学课程的赵红程,凭借英语专业八级的能力,已经在阿里巴巴做起了客服工作,她觉得自己就像身边亲友梦到的那样,要站起来了。她表示以后会加强康复训练,早日独立行走。

术后在家康复行走

温馨提示:

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康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大的,训练之时,要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一步步来,不要操之过急。如果您的孩子或家人也正在遭受肢体畸形困扰,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cqf.com/hbyx/10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